|
  
- 积分
- 259115
- 威望
- 99720
- 金钱
- 125
- 阅读权限
- 130
- 性别
- 女
- 在线时间
- 1719 小时

|
6#
发表于 2007-4-13 19:58
| 只看该作者

1976年,23岁的陶菊英在31中当临时工,给学校刷围墙,37岁的杨勤冀路过,打量了很久,主动帮着她干活。, d% Y6 P; z7 m& ~
1 R8 r; F' l3 p( @杨勤冀不是阿干镇人,1973年,他从兰州市里的20中调到位于阿干镇的31中。他祖籍河北,长在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是西北师大的老师,大哥和三弟也都是教书的,但他并不比陶菊英幸福。人在德国 社区$ V$ u' ]( Q3 H3 U$ D; U4 z& \# {
人在德国 社区4 C* H- b2 k! z9 n& e5 t
“他们家发生过很不好的事情。”陶菊英始终回避这件“不好的事”:杨勤冀的弟弟亲手砍死了他们的母亲。www.csuchen.de, L8 I& s; `7 F, n, u7 g
人在德国 社区/ z: _4 X6 a% l8 W9 ~
“这件事在1950年代的兰州,还是很轰动的。”兰州20中的同事对此还有印象。弟弟为什么砍死母亲,没有人能说清,杨勤冀同事们比较相信的版本是,“跟杨勤冀有些关系”:杨勤冀个子不高,其貌不扬,几次交女友未果。一天弟弟兴致勃勃地把自己女友带回家来,母亲看了,试探着问:“你哥哥还没女朋友呢,不如把这个女孩让他?”弟弟的女友很生气,甩了弟弟。弟弟想不通,砍死了母亲,最后被鉴定为精神病———也就是外界一直流传的“杨家精神病史”。www.csuchen.de- t/ v w/ [, m7 U9 S3 l9 a3 W0 p
www.csuchen.de! D0 w* q/ I- {! n! ~
陶菊英从来不掩饰自己嫁给杨勤冀的不甘。“我一直都看不上他,比我老那么多。”后来这个“大 14岁”一直给陶菊英带来很大压力:“走出去别人都问我,这是不是你爸爸,这是不是你爷爷。”陶菊英欣赏的是她父亲那样的男人:个子很高,一米七八,走路利索,外表干净,做事麻利。这些杨勤冀都没有。8 ~! D8 v( V, J* m
; T& G+ V0 S1 A/ A- K) K/ A' W! V这是为生计所迫的婚姻,“我爸爸说,他是个老实人,好歹有个正经工作,还有城市户口。”
2 n( h) N) q: R4 I- H% o! `
8 [) i8 I' X) R1 w, U- _0 ]% h/ s; f E第二年生下杨丽娟,中年得子的杨勤冀非常兴奋。
# _/ l- g- V- Z" r8 t9 T4 z2 W. c9 @& L7 t7 N5 B
1981年,杨丽娟3岁,一家人跟着有城市户口的杨勤冀住到了他父亲在兰州的家里。陶菊英终于离开了阿干镇;杨勤冀则每天坐通勤车往返阿干镇和兰州,早上搭一小时车上班,晚上搭一小时车回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