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积分
- 5407
- 威望
- 1203
- 金钱
- 0
- 阅读权限
- 90
- 在线时间
- 538 小时
|

http://world.huanqiu.com/roll/2008-08/211791.html
6 h& \$ [; S$ \8 ]& {人在德国 社区
2 m _; t7 W& ~1 `8 b德国之声停职张丹红重现纳粹幽灵www.csuchen.de# q6 t5 y1 S* B2 w$ P* ?, P. z
( Q0 m. [% |# F# d; l9 K- C
近日,德国之声广播电台中文部副主任张丹红因为“为中国说好话太多” 而被停职。这一事件与之前发生的德国记者黑尼希因“亲华”报道被撤职一事说明,德国口口声声宣称的言论自由不过是一个笑话。更令人忧虑的是,近一两年在德国日渐兴起的反华情绪,隐然有着纳粹种族主义的影子。
. K6 ?- O g! Ywww.csuchen.de3 s) A$ h! O" }: Z' A+ z) m
笔者的老师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连玉茹曾长期在德国学习生活,对德国印象良好,并与许多德国朋友保持着良好关系。但今年年初寒假期间,当她再次访问德国时,却惊讶地发现,德国社会出现了严重的对华负面观感,就连一些普通人也开始没头没脑尖刻地批评中国。这与连教授多年来对德国的观感形成极大反差,在短短一两年的时间里发生如此大的转变,让她感到不可思议。
p, ]2 c% \5 c( n$ h1 ?) G, n$ O5 N! `" N9 }9 N
其实,在最近两年的中德关系中,变化的不是中国,而是德国的政客和媒体。对于大多数没来过中国、对中国并不了解的德国人来说,他们对中国观感的急速恶化,只能是一些政客和媒体刻意歪曲和煽动的结果。
, J- B9 G$ w1 S) c1 M
8 S3 i+ L+ r* y% }2 `% x+ M/ e8 X9 { 张丹红被停职事件就是最新的例证。从理论上说,任何一家媒体任免自己的员工都属于媒体内部事务,但张丹红被停职显然带有复杂的政治背景,并反映出德国媒体近年来出现的种族主义倾向。据报道,针对张丹红在媒体上表示“中国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成功地使4亿人脱贫,说明中国共产党比世界上任何一支政治力量在实践人权宣言第三条方面的贡献都要大”等一系列客观评价中国的言论,德国《焦点》杂志报道称张丹红“向中国共产党献媚”,紧接着,德国执政联盟的一名发言人将张丹红的发言称为“无与伦比的灾难”,并赤裸裸地表示,“她的做法表明她不适合在德国之声工作”。这种政客加媒体的组合攻击,让人想起了纳粹对待异己的手段,而德国之声也真的屈服于政客的压力,将张丹红停职了。www.csuchen.de$ N8 T( h! N. i6 V4 d" z" J
' E7 e( R4 ^8 Y, \" o 在反华情绪渐浓的德国,张丹红事件并非偶然,也绝非个案。在不久前,德国记者黑尼希因“亲华”报道被德国体育信息通讯社撤职;在北京奥运会前,德国电视一台编造了所谓“中国是兴奋剂大国”的纪录片,无中生有地抹黑中国;再早前,德国《明镜》周刊曾在2007年推出一系列辱华报道,并遭到在德华人的起诉。这一系列事件说明,由于德国政治气候的变化,在德国媒体上客观报道中国越来越难,肆无忌惮地造谣和抹黑反而大行其道。这种针对华人的刻意贬损,也让人想起了纳粹时代的德国。
1 W0 H" D0 F' n, e8 H& z" P' x9 z+ ~ V6 G( _, p8 U5 v1 e# r% ?
在历史上,纳粹是德国最大的污点。许多历史学家都认为,德国人在谴责纳粹的同时,也应反思为什么那么多德国人会轻易被希特勒所煽动,狂热地追随政治家反犹、排犹、灭犹。但从最近两年德国社会出现的对华态度急剧转变现象看,德国人仍未处理好容易轻信政治煽动和媒体片面报道的毛病。
* g+ A4 T7 D5 m7 u7 Q
V% D. Z% [0 n' p 近年来,由于失业增加,纳粹光头党在德国一些地方死灰复燃,攻击外国人的事情时有发生。这股种族主义歪风的兴起,也是德国一些媒体一系列反华举动的大背景。但德国这种变化却出乎中国人意料。本来,中德关系曾经非常稳定,双方都从相互合作中受益。奔驰、宝马、大众、西门子这些德国品牌也深受中国消费者喜爱。可是德国国内目前这股越刮越烈的反华歪风,却给中德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和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蒙上了阴影。
% D2 ]$ I. |. f. M, W$ }人在德国 社区( o: s7 q: ?- U. |7 S
窦含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