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郭靖夫妇之死而想到的——谨以此文纪念中国五千年来真正?

郭靖和黄蓉死了,就在襄阳城破的那一天。金庸老先生聪明的回避了这一段,给自己少留下一些破绽,也给了读者一个想象的空间,可能他也不忍心亲手给自己笔下这对最完美伴侣的生命旅程画上一个无可奈何的句号。空闲的时候我常常会一个人独自在冥想,在城破的那个黄昏,天际的火烧云红得像血一样鲜艳,那是一场何等惨烈的战斗啊,郭靖夫妇如何以血肉之躯面对只需要两个万人队就能征服欧洲,被胆寒的欧洲人称为“闪电的鞭子”的蒙古铁骑,如何以血肉之躯面对东方有史以来最为伟大即使与恺撒及亚历山大相比也毫不逊色的军事统帅。在冷兵器时代,面对潮水般汹涌而来的千军万马,个人的力量显得如此的渺小,纵然武功高强如郭靖夫妇,就像根据井上靖的《敦煌》拍摄的电影中的场景一样。有时我实在不忍心想象郭靖夫妇在战场上的生离死别的那一幕,也许他们根本连生离死别的机会都没有。   
  郭靖是一个平民英雄,但却绝不是个平凡的英雄。他可能是金庸笔下个性最为接近普通人的男主角,不是玉树临风,而是壮壮实实;天资也不聪颖,可能资质比一般人还差一点;更谈不上风流倜傥,有时连话都说不周全;非但不是文武双全,可能也没读过几本书,认识的字也有限。他的成功,我觉得倒是和阿甘有几分相似。他的世界观与人生观,基本来自于一个普普通通的中国农村妇女——他的母亲李萍,就是这个普通的农妇,教给了她唯一的儿子中华民族的精髓——仁、义、理、智、信,有时候最浅显的语言里往往包含着人生最重要的哲理,不过知易行难,这些人生至理的付诸实施往往是无比的沉重。   

  可是就是郭靖,也只有郭靖才能称为真正意义上的“大侠”,因为与令狐冲、杨过、张无忌、袁承志等人以遁世隐居等方式进行消极逃避明哲保身相比,只有他在人民陷于水深火热中时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达到了“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境界,而那些人,充其量只能称为“游侠”。“神龙见首不见尾”的游侠也是侠,不过只是一种适逢其会的侠,他们先天的优越条件并没有让他们成长为大侠,因为他们没有那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香之乐而乐”的悲天悯人之心,性格决定了命运,与郭靖这样的民族脊梁相比,他们只能算是阑尾。   

  在金庸笔下,只有乔峰才能和郭靖相比,两个人有着极其相似而又截然不同的身世。 郭靖是在蒙古长大的汉人,草原给了他广阔的胸怀;而乔峰则是由汉人养大的契丹人,南朝汉人文化深深的影响了他,有时候思想也是一种痛苦的折磨。在民族冲突极其尖锐的时候,他们都毫不犹豫的放弃了在战略优势方的荣华富贵,本来一个是“金刀驸马”,一个是“南院大王”,同样手握重兵,不过一个是站在了父母之邦,一个却站在了养育之邦, 在这个不同的表象之下,是两个人一样的感情,那就是他们都是把人民的苦难放在了第一位,考虑的首要问题就是担心“刀兵一起,生灵涂炭”。在民族矛盾与民族感情的夹缝中,乔峰选择了自杀,他用自己的死,换来了雁门关数十年的和平,死对他来说,可能倒是一种解脱,他不必再痛苦了,而且阿朱早就死了,他的心也早就死了,本来就对这个世界就没有什么太多牵挂了。与乔峰不同,郭靖选择了抗争到底,他不能死,也不能逃避,因为在他背后是千千万万手无寸铁的老百姓。在这两位大侠巨大背影的映衬下,其他金庸笔下的男主角是那样的苍白无力。   

  你可以说不食周粟的伯夷与叔齐是“愚忠”,可以说被以“莫须有”罪名杀掉的岳飞与被皇太极“反间计”除掉的袁崇焕是“愚忠”,也可以说孤守海外的郑成功是“愚忠” ,但是你不能说郭靖是“愚忠”,因为他一不是朝廷命官,二不是效忠皇上,三不为朝廷卖命,他也不遵守朝廷法纪,也曾痛斥朝廷腐败。他只是为人民而战,因而他率斓氖且恢д嬲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