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区] 新欧洲----波兰(离柏林近在咫尺)!

历史文化名城--------------

华沙(Warszawa )是波兰的首都,也是其最大的城市。她位于维斯拉河两岸,距波罗的海和喀尔巴阡山脉大约350公里。2004年人口估计为1,692,900人,城市群人口大约2,760,000人。城市面积516.9平方公里,城市群面积12266平方公里。
该市也是马佐夫舍省的省会,拥有许多工业(制造,钢铁,电气工程,自动工业),66所高等学府(包括华沙大学),和超过30家剧院。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段期间的波兰,包括华沙,由纳粹控制的殖民行政区普通政府统治。华沙所有的高等学府被立即关闭,华沙的整个犹太人人口 — 数十万人,有百分之三十被赶入华沙犹太人区。当希特拉的「最后方案」实施,废止犹太人区的时候,犹太人的斗士发起了华沙犹太人区起义。尽管德军有武器及人数上的优势,犹太人仍守住了该区近一个月。当起义被镇压的时候,所有幸存者被屠杀,只有几个能逃脱或躲藏起来。
1944年7月红军已深入波兰领土向华沙方面的德军推进。了解到史太林对独立的波兰国家怀有敌意,以伦敦为基地的流亡波兰政府给予地下组织「国内军」指示,要他们尝试在红军到来之前从纳粹手上夺取华沙的控制权。于是1944年8月1日,在红军非常接近华沙的时候,「国内军」与市民发起了华沙起义。武装的战斗本来预算持续2日,但却持续了63日,最后「国内军」战士被迫有条件投降。他们被送往德国境内的战俘营,而全市人口则被消除。希特拉没有遵守条件,指令全市要从地面上消失,图书馆和博物馆的收藏不是运往德国就是被烧毁。全市百分之八十五的地区被摧毁,包括具历史价值的旧城区及皇家城堡。



1995年华沙地铁开通,2004年波兰加入欧盟。



[ 本帖最后由 燃灯 于 2008-1-27 17:48 编辑 ]
Share |
Share

欧洲的鱼米之乡----波兰!


波兰绝大部分地区位于东欧平原,平均海拔173米。(波兰一词源于斯拉夫语Polanie,意思是居住在平原上的人。历史上波兰也因此无险可守,多次被列强瓜分)。仅南部地势有起伏,有喀尔巴阡山脉和苏台德山脉等,最高点海拔2,499米。主要河流有维斯瓦河(Wisła)和奥得河。波兰境内还有冰蚀作用形成的9,300多个湖泊,大部分集中在北部,最大湖泊为希尼亚尔德维湖。

波兰属温带大陆性气候,阔叶林发育,冬天寒冷、多云、多降雨,夏天潮湿、多雷阵雨。










气候潮湿湿润, 环境优美的波兰

TOP


世界文化遗产

托伦(波兰语Toruń [tɔruɲ],德文:Thorn)是波兰的一个城市,是1232年由条顿骑士团所建立。现属于世界文化遗产。



TOP

2008-01-15 on 15:34

格但斯克(波兰语:Gdańsk),德语称但泽(Danzig),是波兰波美拉尼亚省的省会,也是该国北部沿海地区的最大城市和最重要的海港。

在汉萨同盟时代以来的600多年间,格但斯克始终是波罗的海沿岸地区一个重要的航运与贸易中心。虽然在历次的战乱中曾经几度衰落,但是,在每次衰落之后不久,格但斯克都能够利用它的区位优势,恢复过去的繁荣。现在,它与附近的格丁尼亚和索波特联合组成的三联市(Tricity),仍然保持着波兰重要航运与工业中心的地位。

格但斯克这座城市在欧洲政治、军事与外交史上,历来属于最受人关注的焦点之一。在六百多年的时间里,它一直是日耳曼(德意志)和斯拉夫(波兰)两大民族之间反复争夺的主要焦点。1939年9月1日,纳粹德国的军舰炮击但泽的波兰基地,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正式爆发。战后,根据美英苏三强制定的雅尔塔协定,重新划分了欧洲各国的版图,格但斯克也结束了居民以德意志新教徒为主的局面,几乎完全换了一批新市民,变成一个地道的波兰城市。

格但斯克还是世界闻名的团结工会的发祥地,这是共产党国家中第一个真正独立的政治组织,在1989年结束共产主义对东欧社会主义阵营统治的过程中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






TOP

西普鲁士省 (德语:Provinz Westpreußen; 波兰语:Prusy Zachodnie) 是1773-1824年及1878-1918年间普鲁士的一个省分。1918年后,该省的中部成为了波兰走廊和但泽自由市,而其余仍是魏玛共和国的领土则成为了波森-西普鲁士和位于东普鲁士的西普鲁士地区。

除了这两段时间西普鲁士作为一个省分存在之外,“西普鲁士”一词在13世纪开始,至1945年亦是中欧历史地区的名称,历史上这地区是普鲁士人居住的地方,之后的多个世纪德国人、斯洛温人、卡舒比人、雨格诺派教徒、波兰人、门诺派教徒、苏格兰人等相继迁入。

在十三年战争(1454-1466年)之中,波美拉尼亚和普鲁士地区的城镇反抗条顿骑士团,并寻求波兰国王卡齐米日四世的协助。在1466年签订的托伦条约之中,波美拉尼亚和西普鲁士地区成为了波兰的省分王室普鲁士,获得了数个特权,特别是在但泽市。1569年王室普鲁士成为了波兰立陶宛联邦的一部分,保留了普鲁士人的自治政府。另一方面,在托伦条约中降为波兰附庸的条顿骑士团仍然拥有东普鲁士。东普鲁士1525年成为了普鲁士公国的领土,1660年波兰丧失了对此地的宗主权。

1772年大部分的王室普鲁士地区在第一次瓜分波兰之中合并到普鲁士之内,次年成为了普鲁士的西普鲁士省,例外的是并入东普鲁士省的威米亚地区。1793年第二次瓜分波兰之中,但泽这个汉萨城市已经不能靠本身的财富而存活,所以但泽与另一个汉萨城市托伦一同加入普鲁士的西普鲁士。大波兰的一些地区1772年合并到普鲁士,力斯地区1793年亦合并到西普鲁士。

1806年拿破仑战争时期,西普鲁士的南部地区被划分到华沙公国之内。1824年至1878年间西普鲁士和东普鲁士合并到普鲁士省,之后重新分开。西普鲁士1871年成为德意志帝国的一部分。

1919年凡尔赛条约签订后,大部分的西普鲁士地区被割让予波兰第二共和国,该省西部和东部小量地区仍属魏玛共和国。剩余的西部地区1922年组成了波森-西普鲁士,东部地区则成为东普鲁士的西普鲁士地区。

1945年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波茨坦会议中,决定将所有前西普鲁士的领土都划分波兰管治。这些地区的德国人口都被驱逐到西面,然后让波兰人迁入。1949年,这些难民建立了非牟利的西普鲁士领土协会,在联邦德国内代表西普鲁士。






TOP








现在的波兰士兵

TOP


1896年波兰开始有电影放映。1908年以前,电影放映只是作为戏剧演出的附加节目,后来才逐渐移到专门场所去放映。当时波兰没有自己的制片基地,电影工作者都是和外国人搞合作拍片的。

 早期波兰电影 1910年,波兰建有近200家影院,同时,电影公司也开始出现,其中影响最大的、产量最稳定的是斯芬克斯公司。到1914年,影片产量已达14部,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又减至5~7部。1910~1918年间生产的影片,主要是改编本国的文学作品,如《罪恶的历史》(导演A.别德那尔契克)、《上帝的法庭》(导演S.克那凯扎瓦斯基)、《密尔?叶佐福维奇》(导演奥斯托亚-苏尔尼茨基)以及一些情节剧和喜剧。

 1918年波兰第二共和国成立后,地主资产阶级政权仅仅资助拍摄宣传政府政策的影片。一时间,电影的内容主要是宣传军国主义、民族主义和反共思想。由于通货膨胀、失业,人民生活水平下降,电影观众人数锐减。影片产量也从1921年的17部跌至1925年的 5部。1926年后,影片产量有所提高,内容也开始涉及资产阶级地主国家制度方面的问题。这一时期主要作品有乐土(1928,导演A.赫茨、Z.格尼亚道夫斯基)、《塔台乌施先生》(1928,导演R.奥尔登斯基)、《春的前夕》(1929,导演H.沙格)、《警察局长塔吉耶夫》(1929,导演J.加尔丹)等。

 1933年,波兰生产了第一部有声片。1934年议会通过“关于影片及其传播的规定”,加强了对电影的审查,加重了税收。30年代,电影生产几乎全部表现出商业性。不仅喜剧、情节剧、侦探剧如此,就连一些历史题材片也为追求票房价值而违背历史真实。甚至根据文学作品改编的影片也不忠实原著。在改编片中,只有《玫瑰》(1936,导演J.列切斯)没有歪曲原著揭示的社会矛盾,保持了原著的鲜明的形像。列切斯的其他作品,如《年轻的森林》(1934)、《来自诺沃立诺克的姑娘》(1937)、《界线》 (1938)等片则显示出一定的专业技巧和思想艺术水平。 而《生活的判决》( 1934,导演加尔丹)、《风险》(1938,导演E.常卡里斯基、K.邵洛夫斯基)、《砾石》(1938,导演加尔丹)等片则表现出现实主义与民主的倾向。

 1939年9月,希特勒占领波兰后,电影生产完全停顿,只有A.鲍赫杰维奇领导的一个人数不多的地下电影小组拍摄一些报道战况的纪录片。

 波兰民主共和国电影 1945年11月13日波兰人民民主政权建立后,电影事业立即实行国有化。战后第一个10年,波兰电影作为一门艺术开始了一个新阶段。人民的历史经验和爱国主义,英勇的战斗经历和苦难遭遇确立了电影的题材和样式。这一时期的重要作品有《禁唱的歌曲》(1947,导演L.布齐柯夫斯基)、《华沙一条街》(1949,导演A.福特)、《最后阶段》(1948,导演W.雅库鲍夫斯卡娅)、《钢铁的心》(1948,导演S.马尔诺维奇)、《不屈的城市》(1950,导演J.扎日茨基)。这些影片反映了波兰人民英勇抵抗法西斯的光辉事迹。40年代末,电影工作者开始转向现代题材的创作。这时期的主要作品有《珍宝》(1949,导演布齐柯夫斯基)、《最初的日子》(1952,导演J.雷布柯夫斯基)、《村社》(1952,导演J.卡瓦列洛维奇、K.苏米尔斯基)、《广场奇遇》(1954,导演布齐柯夫斯基)、《华沙首次演出》(1951,导演J.雷布柯夫斯基)、《肖邦的青年时代》(1952,导演A.福特)等。

 从50年代中期起,波兰电影创作开始了一个新阶段。影片产量不仅逐年有所增加(1953年 3部、1957年16部、1960年23部、1977~1978年达30部),在生产体制上也发生了变化,成立了独立的创作集体,而且在创作上也出现了新的倾向,如在表现第二次世界大战题材时着重表现战争给人们带来的创伤,表现人民在抵抗运动中蒙受的灾难和损失、个人在历史中的地位与价值;赋予英雄主义以新的解释,表现个人在历史事件中是自觉参加或被动卷入等这类作品有《世界大战的真正结束》(1957,导演卡瓦列洛维奇)、《第三交响乐(英雄)》(1958,导演A.蒙克)、《一代人》(1955,导演A.瓦依达)、《下水道》(1957,导演瓦依达)等等。表现两种意识形态冲突的影片有《渣滓与钻石》(1958,导演瓦依达);反对官僚主义和教条主义的影片有《铁轨上的人》(1956,导演蒙克)、《天使修道院的嬷嬷约安娜》(1961,导演卡瓦列洛维奇)。还有对当代社会阴暗面进行抨击,反映垮掉的一代青年的影片,如《夜车》(1959,导演卡瓦列洛维奇)、《水中刀》(1962,导演瓦依达)、《爱娃要睡觉》(1958,导演T.赫米列夫斯基)、《套圈》(1958,导演W.J.哈斯)、《一周第八天》(1958,导演A.福特)等等。这些作品不仅在剧作原则、造型与风格处理上略具特点,而且它们也反映了创作者不同的艺术观念和创作思想。这些创作者和作品被称为“波兰电影学派”。

 60年代后,电影创作的特点是探索新的生活素材和能够体现这一素材的形式。主要作品有要是有人知道(1966,导演K.库茨)、《瘦弱的人及其他》(1967,导演H.克留芭)、《马切乌什传记》(1968,导演V.列申斯基)。此时期部分电影创作者着重改编本国经典文学作品,如《法老》(1966,导演卡瓦列洛维奇)、《在萨拉高斯找到的手稿》(1965,导演哈斯)、《玩偶》(1968,导演哈斯)、《沃罗德耶夫斯基先生》(1969,导演J.霍夫曼)、《桦树林》(1970,导演瓦依达)、《婚礼》(1973,导演瓦依达)、《乐土》(1975,导演瓦依达)、《在沙漠和密林之中》(1973,导演V.什列什茨基)、《洪水》(1974,导演霍夫曼)等等。

 70年代,波兰电影工作者着重创作现代题材作品。他们把注意力放在人与社会的新的联系上。一些影片的主题是人对社会应负的责任,工作与道德的关系。主要作品有导演库茨的《黑土地带的盐》(1970)、《王冠上的珍珠》(1972)等。

 80年代以来,波兰电影工作者更加深入生活,力图反映与当前政治形势有关的问题,同时也更加注意表现人的内心世界,不同的创作者表现出不同的观点和倾向性。主要作品有瓦依达的《大理石人》(1976)和《铁人》(1981)等。

 纪录电影在整个波兰电影事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它密切反映现实,表现形式多样化,作品风格独特,也形成具有特色的波兰纪录电影学派。其主要创作人员有K.扎努西、E.鲍萨克、T.马卡尔琴斯基、L.彼尔斯基等。

 波兰电影事业 波兰有两个故事片制片厂:罗兹故事片厂和弗罗茨拉夫故事片厂。华沙纪录电影制片厂自1963年起也拍摄故事片此外,还有乔鲁夫卡制片厂(建于华沙,生产纪录片、教学及军事爱国主义题材影片)、科教片厂(建于罗兹)、信号旗制片厂(建于罗兹,专事生产短片)、小型电影制片厂(建于华沙)及两个美术电影制片厂(建于别尔斯科-白雅拉和克拉科夫)自1974年起每年在克拉科夫举行全波影视故事片电影节,自1964年起在克拉科夫举办短片电影节。

 罗兹高等电影电视学校成立于1948年,1958年它与高等戏剧学校合并,改名为席勒戏剧电影电视高等学校。该校设有电影导演、 表演、 摄影、电视、制片 5个系。一些高等学校也为电影培养专门人才。1949年波兰科学院艺术研究所设立电影史与电影理论研究部。文化艺术部与其他一些科研机构和大学,也设有电影理论研究部门。

 波兰拥有约400个电影俱乐部出版《电影》、《银幕》、《世界电影》、《电影技术》等刊物。

TOP

波兰还是很强的,夹在德国和俄罗斯之间,要么被来自东面的敌人占领,要么被来自西面的敌人占领,要么被两边同时占领,但是就是没有被灭。

TOP

原帖由 wind00 于 2008-1-29 10:40 发表
波兰还是很强的,夹在德国和俄罗斯之间,要么被来自东面的敌人占领,要么被来自西面的敌人占领,要么被两边同时占领,但是就是没有被灭。


这只能说明波兰很弱,华沙有个地表性建筑物(高大的文化中心)就是俄罗斯人占领的时候建的。波兰人很懒,干活慢吞吞的,还很不认真,去过一次波兰就知道,为什么德国人能够用闪电战攻下波兰了。

TOP



环境真美啊!!!  

人也漂亮啊!!!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