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情胶着,预示着一个迷茫的法国!

法国这般纷乱的选情,与当前法国陷入纷乱的政治经济现实相符。
4月22日,法国完成第一轮总统选举,左派社会党候选人弗朗索瓦•奥朗德获28.63%的有效选票,萨科齐排名第二,获得27.18%。这样的结果,呈现以下特点:
投票率接近80%。在萨科齐呼吁的“危机时代”里,选民热情高涨,应解释为大部分民众希望用手中的选票带来自己所希望的改变。
其次,不论是拔得头筹的奥朗德,还是居于次席的萨科齐,都不会为顺利晋升到5月6日下一轮选举赛中而特别高兴,第一轮选举结果的数字,并不支持他俩谁优于谁,也不支持谁更受欢迎,两人一个多百分点的差距和均没有突破29%得票率,证明法国民众只是在选择哪个不更差。
4月22日的选举,或更是极端政治狂欢的时刻,极右翼代表、国民阵线候选人玛丽娜•勒庞出人意料地斩获17.9%的选票,其表现甚至好于2002年其父创造的纪录。另一方面,极左派候选人让-吕克•梅朗雄,也获得了历史性的好成绩,分走了11.1%的选票蛋糕。激进政党共获得近三成的支持率,反映了法国社会结构从低强度的对立,进入到中强度的对立和撕裂。
第一轮选举虽只是“选拔赛”,下一轮选举才是一战定乾坤的决赛,不过,第一轮选举中这般胶着的选情,意味着选民们对法国未来以及法国在未来欧洲中的领导力的迷茫。
极端政治党派的兴起,又多了一些不可预知的政治交易空间。之前人们料想的奥朗德将在第二轮中轻松战胜萨科齐的局面,依然有很多变数。激进政党或团体倒向哪一方,哪一方将最终获胜,也就是说,获胜的力量已经不再为“中间派”所左右。
法国这般纷乱的选情,与当前法国陷入纷乱的政治经济现实相符。法国国内有这样一种说法,与其说希腊才是欧洲病的根源,不如说法国才是欧洲危机的乱源,萨科齐毕其功于一役地建立的欧洲稳定基金计划,被人们视为不堪一击的“马其诺防线”,最后不得不让位于德国默克尔主导的浮士德之约“欧洲财政联盟”。法国经济表现全面逊于德国,令法国人失去了欧盟尤其是欧元区的传统领导力。
如今的法国,公共开支占到了GDP的56%,高于经合组织国家43%的平均水平。英国《经济学家》杂志称,法国并无瑞典和德国财政收入能力,却过着比瑞典和德国还要大方的生活,其结果是3A评级遭剥夺,债务接近GDP的100%,失业率也在10%高位上徘徊,而这些问题之根深蒂固,非温和的右翼或左翼能解决。
奥朗德威胁重写“欧洲财务契约”,以及推行财政紧缩政策等,恐怕难令已经享受惯国家福利的选民们高兴,法国陷入迷茫期,这是一个客观的判断。

这怎么叫胶着、混乱。。人就是这样的选举形式,代表各阶层 各人民的党派多,因而选票分散。。
貌似人丛196X年开始就没一轮选出总统来的

TOP

这是自由社会的一种表现,当然随意性也很大。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