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中国反日示威反映的政治外交学 (ZT)

中国官方媒体新华社16日下午8时36分刊登了不同寻常的文章。其内容是,中国负责外交事务的国务委员唐家璇与日本共同社社长山内丰彦进行了面谈。唐家璇在面谈中表示:“中日关系面临历史性的挑战,正处在十字路口。”

    该文章之所以不同寻常,是因为过4天后才介绍12日面谈内容,而且在15日进行简单报道后,第二天补充报道了详细内容。官方媒体选择适当的报道方式和时机是针对日本的高度政治、外交战的一个环节。其中,在北京和上海等大城市连续3周发生的大规模反日示威起到了重要的媒介作用。中国采取了通过大规模反日示威,一并解决内政(消除社会不满窗口)和外治(对日施压)的战略。

    从中国媒体报道反日示威的方式能窥视中国采取的部分战略。受到中国当局严密控制的媒体至今没有对连续3周发生的示威进行报道。中国政府阻断示威信息在国内扩散,防止示威扩散到不能控制的地步。但新华社通过提共给外国媒体社的英文文章,积极介绍示威情况。

    而且还增加报道示威参加人数,夸大中国人反日情绪。新华社英文文章16日表示,上海示威人数达到10万人。但 美联社(AP)和法新社(AFP)等外国通讯社和日本媒体推测,示威人数最多有2万人。

    中国通过把大规模反日示威刻画成国际焦点的方式,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外交效果。中国向国际社会宣传,日本成为常任理事国不但得不到亚洲地区周边国家的支持,反而遭到了强烈的反对。其结果,11日日本进入安理会的计划实际上已付之东流。

    在这一成果的基础上,中国政府最近的示威管理方式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从对反日示威“旁观、帮助”的立场转变为“抑制、管理”。北京市公安局14日警告说:“对没有得到相关机关许可的示威,将依法追究责任。”事实上,16日在上海、杭州、天津发生示威时,北京没有发生反日示威。

    有分析说,中国当局这一变化,是因为如果继续发生大规模示威,有可能受到国际社会的谴责。而且中国政府担心,如果反日示威与“民主化”、“根除腐败”等群众其他社会不满因素相结合,情况有可能演变为一发不可收拾的局面。

    中国一位消息人士表示:“当局计划,使国民适当地发泄激昂的反日情绪,以缓解其他社会矛盾因素。今后将以抑制北京、疏导上海的方式逐渐平息反日示威情绪。”

2005.04.17  《朝鲜日报》
Share |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