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组委会的一些建议jiejiedog 发表于 2009-6-3 22:58


在狗狗建议的基础上说一些我的想法:

1)分组是可以,但去年成绩仅作参考,不做硬性规定。基本采取自由报名A,B-Feld,中间球队选择想打得爽,还是只想赢球是他们的自由。而且我们的人员也不固定,一个队拉来两个顶尖高手会使自身名次提高很多。只有当曼海姆想报名B-Feld,或是某某城市三队想报名A-Feld时,组委会可以出面干涉。

2)如果还像今年一样16支队没分组,那么到最后阶段1-4,5-8,9-12,13-16之间可以考虑循环赛。
   a,从组织者来说,每队与淘汰赛相比之多打一场,不会增加什么负担。
   b,从队员角度来说,此时水平已经完全接近,多打一场会更爽。
   c,最重要的,会很大程度减少抱怨声:“签运不佳”。

3)增加一场女单。
   a,没理由我们的比赛总是缺少一个单项。
   b,排兵布阵变化更多
   c,这样使得队与队之间比赛变为六场,为了不以3:3后小分输给对手,队员们会争每一局,甚至每一分,这样比赛会跟精彩。

4)限制每队报名人数上限,以曼海姆为例,他们报了14男,8女。整整好好是科体人数的两倍,使得很多几百公里跑来的高手在很多场次里只能做观众。敢问为什么不“逼”他们拆成两队呢?

5)要求每队报名时严格区分主力与替补,主力人数为能参加比赛的最少人数。以今年为例报名格式。甲队主力:ABCDEFGHI,替补:JK。虽然报名时领队会头疼,但好处多多。
   a,J可能会想(或是自认为),我打的不比H差,凭什么把我放替补。这时他就有可能放弃甲队,而到较弱的乙队去当主力。这样一来甲乙两队总体实力差距就减小了。每个人对希望看到悬念多的比赛吧。
   b,这样一来不用硬性限制,4)也能实现。
   c,名单一旦确定,比赛时领队大可不必再为“友情阵”而头疼。

以上是我个人观点,目的六个字
更多:让越来越多的人参与比赛。
更爽:每个人都能打水平相近的比赛。
更悬:增加总体变数,减少定数。
Share |
Share

TOP

我个人觉得田忌赛马影响了比赛的精彩程度,连续两年的决赛都不精彩,两年来的四强都有明显跛腿,且没有看出跛腿能迅速弥补的趋势,今年从头到尾,没有几场精彩的对决,在业余比赛各队实力都不太均衡的前提下,这不精 ...
tree 发表于 2009-6-4 12:45


很多是你没法控制的,人家硬说哪对儿强,这是没有绝对的对和错的。

TOP

我想大部分球友在乎的还是自己在这两天中打了多少出汗的比赛,爽还是不爽。这样不如非别打男团和女团好了,单打双打必须事先报名的时候排出顺序,这样大部分比赛都是硬碰硬,会过瘾的多。
tree 发表于 2009-6-4 13:32


不可能,90%的人是不会一成不变的打一个项目的。

TOP

这个无所谓,你可以同时在单打和双打上面都有本队排名,双打中可以每个位置每个人有一个分值,重新组合可以按分值和来重新计算,反正你出场的一双不能比二双的分值低。这个国际羽联好像有现成的规定吧。
tree 发表于 2009-6-4 14:06


你说这话让我对你的国籍也产生怀疑了。你也太小看中国人的智慧了吧。我告诉你,能当领队的都能把分值给你凑整好了。(国家队的个人分值是打出来的,我们的是报名时领队写出来的。)

TOP

还是你够八!这下我心里平衡了,连沈捷都输过,哈哈。
静i 发表于 2009-6-4 14:44


对自己要求太低了吧。

TOP

你再气他回来他明年也不来了,那得少多少八卦呀!
静i 发表于 2009-6-4 15:11


狗狗同学已经是老同志了,哪能跟汉堡小孩一样?

TOP

今年曼海姆决赛的2个男双真是强, 我觉得2双似乎更强点, 乐乐的前半场配合蔡先生的后场进攻, 绝配. 蔡先生在第二届代表慕尼黑队的时候和老杨差点赢了ZDF和白鹏. 本来期待赵辉/机器人和曼海姆男双的强强对话, 可惜没有看到.
FEEDER 发表于 2009-6-5 15:48


你是说半决赛和我打混双的那个吗?

TOP

这么拉来拉去,只能是强的越强,弱的越弱,组委会应该规定联队不能超过两个城市,要有散兵游勇,要组织批准,就近入队。

要不我就攒钱,明年我自己来个队,搞个雇勇军,称霸德国华人羽坛。
dashan 发表于 2009-6-5 19:49


以前我也说过,报名比赛是应该出示所在城市的Anmeldungsbeschaenigung的。不是靠拉来拉去的组队。后来也是没人响应。

TOP